在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国的进程中,县域经济转型迎来历史性突破。国内数字经济企业中城万企公司于2025年4月3日在京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数字经济GBC生态系统平台”交易业务数据正式获得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签发的首单“数据资产证书”。
政策赋能创新,三维架构重构县域经济底座。在《"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及《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方案》的战略指引下,中城万企历经十多年的技术攻关,总投入超过2亿元研发的“数字经济GBC生态系统”于2024年11月30日在北京正式发布。该平台创新构建以“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民众参与”的三维联动架构,形成覆盖县域全要素的数字化基座,有效破解传统转型面临的产业升级动力不足、数据资源利用率低、生态协同机制缺失三大核心痛点。通过打通“数据-产业-民生”价值链条,该平台已在全国首批试点县域展现出显著赋能效应。
数据四化闭环,激活万亿级市场潜力。中企数研院、中城万企创始人兼首席架构师彭一鸣院长在发布会上阐释了数据价值转化路径:“通过构建'要素化采集-产品化加工-资产化确权-证券化流通'的数据价值闭环,中城万企实现了县域数据从沉睡资源到流动资产的质变”。
据“中企数研院”专家团队测算,若在全国2000多个县级行政区推广该模式,潜在可激活数据资产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经济价值。中城万企由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签发的首单证书正式落地,标志着数据资产化进程从理论探索迈入实践验证阶段。
三维赋能显成效,试点创新树标杆。在云南昆明举行的落地应用大会上,很多地区的县域纷纷签约,希望数字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催生出多个创新业态,以数字化转型带动县域特色产业链深度发展。
彭一鸣表示,合作的县域可实现生态协同,构建县域经济决策大模型,可实时分析1500余项经济指标,为政府提供动态政策沙盘推演系统,使政策响应效率提升60%以上。
算力底座筑基,创新生态成型。中城万企联合国家超算西安中心打造的AI+算力中枢,部署国产化“鲲鹏930”智能芯片集群,支持百万级设备并发接入。超算中心负责人袁玉峰透露:“县域经济决策大模型已具备毫秒级实时推演能力,可为政府提供精准施策依据,模拟预测准确度达90%以上。”该算力中枢同步接入“东数西算”国家枢纽节点,形成“采-存-算-用”一体化数字基础设施。
双轮驱动战略,擘画百县千亿蓝图。在昆明大会上,中城万企与云南、湖北、四川、重庆和上海等五省市管理中心及20个县域运营中心签署战略协议,正式启动“数字孪生县域”三年行动计划:示范工程,建设100个涵盖智慧农业、数字文旅等领域的示范项目,打造县域转型标杆;生态构建,在西南地区、长三角等区域部署“东数西算”枢纽节点,强化算力支撑体系。
